流感病毒感染会只导致咳嗽吗

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多种症状,咳嗽仅为常见表现之一。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具体表现与个体免疫状态、病毒亚型等因素相关。
流感病毒主要侵袭呼吸道黏膜,咳嗽是最常见的局部反应,由气道炎症刺激引发。除干咳外,可能伴随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骨后疼痛等气管刺激表现。
病毒血症期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随明显畏寒寒战。头痛、眼球后疼痛及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是流感区别于普通感冒的特征性表现,与炎症介质释放有关。
约20%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儿童群体发生率更高。此类症状与病毒直接侵袭肠黏膜或全身炎症反应相关,严重时可导致脱水。
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继发病毒性肺炎,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中耳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虽罕见,但需警惕意识改变、胸闷心悸等预警症状。
疫苗接种者可能仅表现为低热和轻微咳嗽。老年人可能无典型高热,而以嗜睡、食欲下降等非特异症状为主。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咳嗽症状往往更为突出且持久。
流感季节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选择南瓜粥、百合银耳羹等润肺食物。康复期可进行八段锦、呼吸操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肺负担。居室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定时开窗通风。出现持续高热、血痰或呼吸急促时需立即就医,高危人群应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考虑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