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与丹毒有什么区别

带状疱疹与丹毒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致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疼痛;丹毒则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以皮肤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特征。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致,常见于免疫力下降人群。丹毒是皮肤淋巴管受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多通过皮肤微小破损入侵。
带状疱疹特征为单侧沿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伴随针刺样或灼烧样疼痛,常见于胸背部。丹毒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鲜红色斑块,局部皮温升高伴压痛,多发生于下肢或面部。
带状疱疹可遗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眼部受累可能导致角膜炎。丹毒可能引发败血症、坏死性筋膜炎等严重感染,反复发作可致淋巴水肿。
带状疱疹需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配合镇痛治疗。丹毒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严重者需静脉给药,局部可配合硫酸镁湿敷。
带状疱疹病程约2-4周,部分患者疼痛持续数月。丹毒经规范治疗1-2周可愈,但易复发,需消除诱发因素如足癣、慢性湿疹等。
两类疾病均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带状疱疹患者应避免抓挠水疱,丹毒患者需抬高患肢促进淋巴回流。恢复期建议加强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发热、疼痛加剧或皮损扩散等情况应及时复诊,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加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