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液基细胞学报告单怎么看

关键词: #宫颈
关键词: #宫颈
宫颈液基细胞学报告单主要包含标本质量评估、细胞学诊断结果、微生物感染提示三部分内容,解读时需重点关注鳞状上皮细胞异常分级、腺上皮细胞异常提示、病原体感染检测结果。
报告单首项会标注标本满意度,合格标本需含足够数量的宫颈管腺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标本被血细胞或炎症细胞遮盖超过75%可能影响判读,需重新取样。保存液浑浊或细胞量不足也会被标注为不满意标本。
采用TBS分级系统,阴性结果标注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异常结果分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ASC-H和HSIL需立即阴道镜活检,LSIL建议HPV联合检测。
腺细胞异常包括非典型腺细胞(AGC)、原位腺癌(AIS)和腺癌。AGC需结合HPV检测和子宫内膜取样,AIS需锥切术明确诊断。报告会注明异常腺细胞来源(宫颈管、子宫内膜或不明部位)。
常见病原体包括念珠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菌群、单纯疱疹病毒等。检出线索细胞提示细菌性阴道病,发现放线菌可能需抗生素治疗。HPV感染不在此栏显示,需单独检测报告。
报告末尾会给出随访建议,ASC-US可能建议6个月后复查,HSIL通常要求1个月内阴道镜检查。绝经后女性出现萎缩性改变时,可能建议局部雌激素治疗后复检。妊娠期特殊标注需产科医生参与评估。
拿到报告后应携带既往检查结果就诊,医生会结合HPV检测、阴道镜所见综合判断。30岁以上建议联合HPV筛查,持续感染高危型HPV16/18型需加强监测。日常避免阴道冲洗破坏微环境,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接种HPV疫苗可预防70%以上宫颈病变。出现接触性出血或异常排液应及时检查,绝经后出血更需警惕内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