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

怀孕期间转氨酶升高可能由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生理性负荷增加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肝功能复查、病因治疗、保肝药物干预等方式处理。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孕期特有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伴转氨酶升高,与雌激素水平增高导致胆汁排泄障碍有关。确诊需检测血清胆汁酸水平,轻症可通过熊去氧胆酸改善胆汁代谢,严重瘙痒需考虑提前终止妊娠。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属于产科急症,多发生在孕晚期,转氨酶可达正常值10倍以上,伴随凝血功能障碍。该病可能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有关,需立即住院治疗,终止妊娠是根本解决措施,同时需进行血浆置换等支持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在免疫耐受期后可能出现肝炎活动,表现为转氨酶进行性升高。需检测乙肝DNA载量,抗病毒治疗可选用替诺福韦等妊娠B级药物。合并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时病情进展更快,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
部分孕妇因服用抗抑郁药或保胎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常见于用药后2-8周出现转氨酶异常。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护肝药物,多数患者在停药后肝功能可自行恢复。
妊娠中晚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导致肝脏相对缺血,轻微转氨酶升高通常不超过正常值2倍。这种生理性改变无需特殊处理,建议适当左侧卧位改善胎盘灌注,保证每日2000ml饮水量,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
孕期转氨酶升高需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食物可促进肝细胞修复;适量进食燕麦、糙米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粗粮有助于改善代谢;避免高脂饮食减轻肝脏负担。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等温和运动,避免平躺运动防止下腔静脉受压。睡眠时垫高床头15度可减少胃酸反流对肝脏的刺激,注意观察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危险信号,所有护肝药物均需在产科和肝病科医生共同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