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烧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烧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护理不当、并发症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免疫调节、物理降温、对症处理等方式缓解。
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是常见病原体,病毒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伴鼻塞流涕,血常规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继发感染会造成持续发热,常见于病程3天后体温再次升高,扁桃体可见脓性分泌物。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升高。明确病原体后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头孢克洛等抗生素,需完成规定疗程防止耐药。
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或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易出现反复感染。表现为每年呼吸道感染超过6次,发热持续时间延长。建议补充乳铁蛋白、脾氨肽等免疫调节剂,定期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6月龄以上儿童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
退热期出汗后未及时更换衣物、室温过高或过度包裹均会影响散热。正确护理应保持环境温度22-24℃,使用温水擦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发热期每4小时监测体温。注意观察有无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会导致发热反复,常见于体温正常1-2天后再次升高。并发中耳炎时出现抓耳哭闹,肺炎表现为呼吸增快伴肺部湿啰音。需行耳镜检查或胸片确诊,及时治疗原发病灶。
患儿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00-150ml/kg,选择米汤、稀释果汁等清淡流食。体温超过38.5℃时按体重服用退热药,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恢复期适当补充维生素C,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保持居室通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如发热超过72小时不退或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