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皮肤瘙痒症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光疗、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皮肤瘙痒症通常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代谢异常、神经精神因素等原因引起。
皮肤干燥是瘙痒常见诱因,每日使用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润肤剂,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过度清洁。秋冬季节可增加室内湿度至50%-60%,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
适用于过敏性瘙痒,常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嗜睡副作用较轻。夜间瘙痒明显者可联用第一代药物如扑尔敏,需注意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患者禁用。
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治疗炎症性瘙痒,面部和皮肤皱褶处选择弱效制剂。泛发性瘙痒可口服泼尼松,疗程不超过2周,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变化。
窄谱UVB照射对尿毒症性瘙痒、老年性瘙痒有效,每周2-3次,累计20-3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需佩戴护目镜,光敏性疾病患者禁用,可能引起暂时性皮肤干燥。
糖尿病瘙痒需控制血糖,胆汁淤积性瘙痒使用熊去氧胆酸,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调节激素水平。精神因素所致瘙痒可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必要时使用多塞平等抗抑郁药物。
日常避免搔抓刺激,饮食减少辛辣食物及酒精摄入,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E。穿着宽松透气衣物,运动后及时清洁汗液,卧室保持通风。合并皮肤抓痕或继发感染需及时就医,长期不明原因瘙痒建议筛查内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