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传染不传染 澄清脂溢性皮炎的四个错误认识

脂溢性皮炎不具有传染性,该疾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而非感染性疾病。关于脂溢性皮炎的常见误解主要有错误认为会传染、误判为普通头皮屑、过度清洁加重症状、混淆银屑病等类似皮肤病。
脂溢性皮炎与真菌感染引起的头癣不同,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皮脂腺分泌异常、马拉色菌定植及免疫反应相关。患者脱落的皮屑中不含致病微生物,日常接触如共用梳子、毛巾不会造成传播。但合并继发细菌感染时需避免皮肤破损处直接接触。
头皮脂溢性皮炎常被误认为普通头皮屑,实际上前者伴随红斑基底和油腻性鳞屑,好发于皮脂腺丰富区域。普通去屑洗发水无法改善炎症反应,需使用含吡啶硫酮锌、酮康唑等成分的医用洗剂,严重时需配合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
过度清洗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刺激皮脂腺代偿性分泌更多油脂。建议水温控制在37℃以下,每日清洁不超过2次,避免含皂基的强碱性清洁产品。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药膏,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疗程以防皮肤萎缩。
脂溢性皮炎需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鉴别。银屑病皮损边界清晰有银白色云母状鳞屑,特应性皮炎多伴剧烈瘙痒和苔藓样变。面部脂溢性皮炎可能误诊为玫瑰痤疮,后者有毛细血管扩张和丘疹脓疱表现,需通过皮肤镜或病理检查确诊。
脂溢性皮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锌元素。选择无刺激的保湿产品修复皮肤屏障,冬季避免电热毯等干燥热源刺激。头皮症状明显者可每周使用2-3次药用洗发剂,但需与温和洗发水交替使用防止耐药性。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全身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排查免疫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