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进口药的光环,为何正在褪去?

医普观察员 发布时间:2025-08-22 09:29 1510次浏览
关键词:进口药

近几年,舆论场上总会冒出这样的热词:

“三分钱的阿司匹林你敢吃吗?”

“进口药撤出公立医院,是进步还是退步?”

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着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

进口药=贵=好,国产药=便宜=差。

这种认知曾经是事实,但它正在快速过时。因为药价,不只是药价,它是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监管体系、市场逻辑的投影。今天,我们以国产品牌“惯爱”为入口,看看这个行业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什么剧烈变化。

一、进口药贵,不只是因为“好”

很多人以为,进口药贵,是因为研发成本高,疗效好。这只是故事的表面。

真正决定药价的,是制度成本+品牌溢价+渠道利润。

举个例子:阿司匹林这种“百年老药”,原料成本每片0.003元,集采后终端价格0.034元。差距在哪?不是药厂,而是渠道。而在进口药的世界里,这个渠道费用更夸张——过去,药企需要一支庞大的代表队伍打通医院、科室、处方链路,这是一场“资源战争”,成本最终摊在患者身上。

你花的不是药效的钱,而是销售系统的钱、品牌故事的钱。

进口药在创新药阶段,确实有技术壁垒,这一点无可否认。但问题在于,当专利到期后,为什么价格依然高高在上?答案是“惯性溢价”——一种由心理安全感和营销逻辑维持的定价秩序。

这种秩序,在过去20年几乎无懈可击,但它正被集采、医保、互联网医疗彻底瓦解。

二、国产药的逆袭,不是价格战,而是体系战

很多人看到国产药价格低,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偷工减料?

这种质疑,在过去有一定合理性,但现在完全不成立。为什么?

因为国产药的“底层代码”已经被国家重写。

一致性评价,就是那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关键。过去的仿制药,只要“长得像”就能上市,现在必须做到“同质同效”。这意味着国产药要在溶出速率、含量均匀度、杂质控制等关键指标上,逼近甚至超越原研药。

拿“惯爱”举例:

它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5分钟溶出速率86.2%,原研药是71.7%。这个指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吸收更快,起效更稳,甚至在部分场景下,国产药体验优于进口药。

低价从何而来?不是因为偷工减料,而是因为集采、互联网销售、F2C模式,压缩了中间成本,把“价格泡沫”挤干了。

换句话说,国产药的崛起,不是单个品牌的胜利,而是整个产业体系的升级:

从仿制走向高质量仿制,再走向创新药,这是中国医药产业的三段论。

三、互联网医疗:价格透明,格局重写

过去,药价为什么虚高?因为患者对价格无感,渠道对价格敏感。药厂—代表—医院—药店,每一环都加价,直到价格变成一场信息不对称的“黑箱”。

互联网医疗,把这个黑箱砸碎了。

患者通过京东、天猫、拼多多就能直接买药,F2C(工厂直达消费者)取代了传统代理模式。以“惯爱”为例,平台公开显示用户评价超110万条,满意度排名第一。这种用户口碑,才是真正的信任背书,而不是过去动辄千万的学术推广费。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不仅改变价格,还改变体验:线上问诊、复诊开方、用药指导,让医疗服务不再依赖医院物理空间。这不仅是一场渠道革命,更是一种医疗公平的重构。

四、真正的竞争,不是进口和国产,而是谁能普惠

药品之争,表面是进口VS国产,本质是创新VS普惠。

创新药是尖端,普惠药是基底,两者缺一不可。美国能容纳高价创新药,因为有全民医保兜底。而在中国,医保资金有限,人口基数庞大,最关键的问题是:

让老百姓吃得起药,看得起病。

这也是国家集采、医保谈判、带量采购的终极逻辑。2025年,预计仅医保谈判降价就能为患者减负500亿元。背后,是一种价值取向的选择:不是追求药企的暴利,而是追求全民的健康公平。

而国产药在这个逻辑中,不仅是替代,更是承担。它要承载的是“产业升级+民生保障”的双重使命。

这意味着,国产药不是价格战的胜利,而是一场产业话语权的重建。

未来,当你再问“三分钱的阿司匹林能吃吗?”,真正的答案不止是“能吃”,而是:这背后,是一个国家产业能力和监管体系的自信。

真正的好药,不在于它来自哪国,而在于它能否守住行业的初心:

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放心。

国产药能做到这一点,它不仅是“药”,更是中国制造升级的象征,是一国医疗公平的底气。

这场国产药与进口药的战争,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未来五年,我们要看到的不是国产药“追赶”,而是中国医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抬头”。

因为,话语权,从来不是给的,而是拼出来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