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溃疡、结节、网状青斑及发热等症状。典型症状包括皮肤损害、全身症状、关节表现、内脏受累及实验室检查异常。
特征性表现为下肢对称性紫癜,初期为针尖至黄豆大小出血性斑疹,逐渐发展为隆起性紫癜性丘疹或血疱。严重者可出现坏死性溃疡,愈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部分患者伴有荨麻疹样皮疹或靶形红斑。
约半数患者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波动在37.5-38.5℃之间。常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发热程度与血管炎活动性相关,可作为病情监测指标。
膝关节和踝关节最易受累,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痛或非侵蚀性关节炎。关节症状多出现在皮肤损害后1-2周,通常不导致关节畸形。关节腔积液少见,滑膜活检可见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严重病例可累及肾脏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胃肠道受累出现腹痛便血,肺部病变引起咳嗽咯血。神经系统损害以周围神经炎多见,表现为感觉异常或肌力下降。内脏受累提示预后不良。
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补体C3、C4水平降低具有诊断意义。皮肤活检可见真皮小血管纤维素样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显示血管壁IgA沉积。
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皮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下肢抬高改善血液循环。急性期限制活动,恢复期逐步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新发皮损或全身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