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下坠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关键词: #外阴
关键词: #外阴
外阴下坠感可能由盆腔器官脱垂、慢性盆腔炎、盆底肌功能障碍、妊娠相关压迫、盆腔肿瘤等因素引起。
子宫、阴道或膀胱等器官因盆底支持结构松弛而下移,表现为外阴坠胀感。多见于经产妇或绝经后女性,常伴随排尿异常或阴道肿物脱出。轻度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中重度需手术修复。
长期炎症导致盆腔组织粘连牵拉,引发下坠不适。多与反复感染有关,可能伴随腰骶酸痛、异常分泌物。需规范抗炎治疗,配合局部理疗缓解症状。
分娩损伤或长期腹压增高导致盆底肌群松弛,无法有效承托器官。典型表现为久站后坠感加重,可能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电刺激可增强肌力。
增大的子宫压迫盆底血管神经,孕晚期常见外阴坠胀。多属生理性改变,产后6周内多自行缓解。建议侧卧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占位病变机械性压迫盆底,产生坠胀感。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性质,根据肿瘤大小选择保守观察或手术切除。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及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坚持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周进行3次盆底肌锻炼,如缩肛运动每次持续10秒,重复10-15次。出现持续加重的外阴坠胀或伴随异常出血时,需及时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