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周皮炎和脂溢性皮炎怎么区分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科普君
18次浏览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皮炎

口周皮炎和脂溢性皮炎可通过发病部位、皮损特征、诱发因素、伴随症状及治疗方式区分。

1、发病部位:

口周皮炎主要局限于口唇周围、鼻唇沟及下巴区域,呈对称分布;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区域,如头皮、面部T区、胸背部,可蔓延至耳后及腋窝。

2、皮损特征:

口周皮炎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密集的丘疹或脓疱,边界清晰但不脱屑;脂溢性皮炎呈油腻性黄色鳞屑覆盖的红斑,头皮部位常见片状脱屑,婴儿期称为"乳痂"。

3、诱发因素:

口周皮炎多与长期外用含氟激素、牙膏含氟化物或紫外线暴露有关;脂溢性皮炎与马拉色菌过度增殖相关,压力、熬夜或高脂饮食可加重症状。

4、伴随症状:

口周皮炎常伴灼热感或紧绷感,罕见瘙痒;脂溢性皮炎以明显瘙痒为主,头皮受累时可出现毛囊炎,严重者伴渗出结痂。

5、治疗方式:

口周皮炎需停用激素并改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配合低氟牙膏;脂溢性皮炎常用酮康唑洗剂控制真菌,中重度需联合抗炎药物调节皮脂分泌。

日常护理需注意避免过度清洁刺激皮肤,口周皮炎患者应暂停使用含氟牙膏及油腻护肤品,脂溢性皮炎患者需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两种皮炎均需加强防晒,使用温和无皂基洁面产品,保持规律作息。若皮损持续加重或面积扩大,建议及时至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或皮肤镜检查明确诊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