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流鼻血查什么才能查出原因

儿童鼻出血需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鼻内镜、过敏原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病因。常见原因包括鼻腔干燥、外伤、过敏性鼻炎、血液系统疾病和鼻腔结构异常。
血常规可筛查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问题。儿童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⁹/L或血红蛋白异常时,需警惕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采血后按压穿刺点5分钟。
凝血四项检查能评估凝血因子活性,诊断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凝血障碍性疾病。异常指标如PT延长超过3秒、APTT延长超过10秒时,需进一步做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检查前3天需停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电子鼻咽镜可直接观察利特尔区血管网,发现黏膜糜烂、血管瘤或鼻中隔偏曲等局部病变。儿童检查前需使用表面麻醉剂,检查中可能发现鼻腔前下部血管丛扩张等出血灶特征性表现。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IgE检测可明确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过敏性鼻炎患儿鼻黏膜苍白水肿,频繁揉鼻动作易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确诊后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
鼻窦CT能显示鼻腔肿瘤、血管畸形等占位性病变,适用于反复单侧出血患儿。X线侧位片可辅助诊断腺样体肥大引发的鼻咽部充血。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婴幼儿可能需镇静处理。
日常保持室内湿度50%-60%,纠正挖鼻习惯,饮食多补充维生素C和K。急性出血时让孩子坐位前倾,冷敷鼻梁并按压鼻翼10分钟。若每月出血超过3次或单次出血量浸透5块以上纱布,需及时复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秋冬季可每日用生理盐水喷鼻保持鼻腔湿润,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学龄期儿童建议每年进行1次血红蛋白检测,排除潜在营养缺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