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流产后子宫疼 流产后子宫疼警惕是感染

流产后子宫疼痛可能由子宫收缩、子宫内膜修复、术后感染、宫腔残留或盆腔炎症引起,需警惕感染风险。疼痛程度与持续时间因人而异,若伴随发热、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
流产后子宫通过收缩恢复至孕前大小,收缩过程可能引发阵发性疼痛,类似轻度痛经。这种生理性疼痛通常持续3-5天,可通过热敷腹部缓解,避免剧烈运动促进子宫复旧。
子宫内膜剥离后需要重新生长,创面暴露可能引起隐痛或坠胀感。修复期约2周,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或性生活,防止细菌上行感染影响愈合。
生殖系统感染是病理性疼痛主因,可能与手术操作消毒不严、术后护理不当有关。表现为持续加剧的疼痛伴黄色脓性分泌物,需检测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确诊后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妊娠组织未完全清除可能导致宫腔积血或残留物刺激,引发痉挛性疼痛并伴随大量出血。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轻度残留可通过药物促排,严重者需行清宫术。
炎症扩散至输卵管或盆腔腹膜时,会出现下腹压痛及腰骶酸痛,可能伴有发热寒战。慢性盆腔炎需联合抗生素与物理治疗,急性发作期建议住院静脉给药控制感染。
流产后建议每日监测体温,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勤换卫生巾。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适量饮用红糖姜茶改善血液循环。避免提重物或久坐压迫盆腔,两周后复查超声确认子宫恢复情况。出现疼痛持续超过一周、出血量突然增多或异味分泌物时,必须立即就诊排查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