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子宫归位的表现

剖腹产后子宫归位的表现主要有恶露排出量逐渐减少、子宫底高度下降、腹部触诊子宫质地变硬、宫缩痛减轻、阴道出血停止等。子宫复旧是产后恢复的重要过程,需结合临床检查综合评估。
产后最初3-4天为血性恶露,颜色鲜红含大量血液;之后转为浆液性恶露,呈淡红色持续10天左右;最终变为白色恶露,含白细胞和蜕膜组织。若恶露突然增多或出现异味,可能提示宫腔感染或胎盘残留,需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感染药物,必要时行清宫术。
产后24小时子宫底平脐,之后每日下降1-2横指,10-14天降入盆腔。可通过超声测量子宫三径判断复旧情况。若宫底下降停滞伴持续性压痛,可能与子宫内膜炎有关,需用益母草颗粒促进收缩,配合左氧氟沙星胶囊抗炎治疗。
正常复旧子宫触诊呈均匀坚硬感,收缩时呈球形隆起。若触及子宫柔软、轮廓不清,可能存在宫缩乏力,可肌注缩宫素注射液,口服产妇安合剂改善。哺乳时催产素分泌有助于增强宫缩硬度。
产后宫缩痛多在3天后显著减轻,表现为间歇性下腹紧缩感。持续剧烈疼痛伴发热需排除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可通过盆底肌训练促进血液循环,疼痛明显时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
阴道流血通常持续2-4周,完全停止标志子宫内膜修复完成。异常出血可能涉及子宫复旧不全,需检查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服用琥珀酸亚铁片纠正贫血,配合新生化颗粒促进内膜修复。
建议产后6周进行妇科复查,通过超声评估子宫复旧情况。保持会阴清洁,母乳喂养每日8-12次可刺激宫缩,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适量食用动物肝脏帮助造血,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促进代谢。出现发热、大血块排出或恶露持续时间超过6周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