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后牙龈肿痛是什么原因

口腔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70次浏览

关键词: #牙龈肿痛 #补牙

补牙后牙龈肿痛可能由材料刺激、操作损伤、继发感染、咬合异常或过敏反应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干预或调整修复体缓解。

1、材料刺激:

补牙材料如复合树脂或银汞合金在固化过程中可能释放微量化学物质,对牙龈组织产生刺激。部分材料边缘若存在微小突起,会持续摩擦牙龈引发炎症反应。此类情况需由医生检查并抛光修复体边缘,必要时更换生物相容性更好的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

2、操作损伤:

牙科器械在去腐或预备窝洞时可能意外触碰牙龈,高速手机喷水冷却不足导致局部热损伤。牙龈分离器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机械性创伤。轻度损伤通常3-5天自愈,期间可用生理盐水含漱减少细菌定植。

3、继发感染:

窝洞消毒不彻底或暂封材料脱落可能引发牙髓炎扩散至根尖区,表现为牙龈脓肿伴搏动性疼痛。需拍摄X线片判断是否需根管治疗,急性期可口服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控制感染,但需排除药物过敏史。

4、咬合异常:

补牙后修复体过高导致咬合创伤,长期异常应力传导至牙周膜引发牙龈充血肿胀。通过咬合纸检查早接触点,调磨过高部分后症状多可在48小时内缓解。夜间磨牙患者建议佩戴颌垫保护。

5、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对树脂单体、金属离子或粘结剂成分过敏,表现为牙龈红肿伴黏膜疹。需立即去除过敏原并更换为陶瓷嵌体等惰性材料,严重者需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补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刺激术区,选择软毛牙刷倾斜45度清洁牙龈缘。饮食以常温流质为主,避免过硬或过黏食物加重机械刺激。可含服冰水减轻肿胀,若72小时后疼痛加剧伴发热需及时复诊。定期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维持口腔菌群平衡,修复体边缘处建议配合牙线清洁防止菌斑堆积。过敏体质患者术前应主动告知医生相关病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