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有哪些 为你普及小儿麻痹症4个后遗症

中医养生编辑 科普小医森
21次浏览

关键词: #小儿 #后遗症

小儿麻痹症后遗症主要包括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肢体短缩和脊柱侧弯。这些后遗症多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严重程度与感染时年龄、病毒毒力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1、肌肉萎缩: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破坏会导致靶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表现为进行性肌纤维体积缩小和肌力下降。常见于下肢股四头肌、胫骨前肌等,可伴随肌束震颤。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电刺激治疗能延缓萎缩进程,严重者需佩戴矫形器维持关节稳定性。

2、关节畸形:

肌力不平衡持续超过6个月易引发关节结构改变,典型如马蹄内翻足、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发展分为软组织挛缩期和骨性畸形期,儿童生长高峰期畸形进展更快。保守治疗包括系列石膏矫正,严重畸形需行肌腱延长或截骨矫形手术。

3、肢体短缩:

患肢骨骼血供减少和机械负荷降低共同导致生长板活性下降,平均每年较健侧短缩0.5-2厘米。双下肢长度差异超过2厘米时会出现跛行,需定期进行肢体延长术或骨骺阻滞术。日常使用矫形鞋垫可改善步态平衡。

4、脊柱侧弯:

躯干肌群不对称瘫痪引发脊柱三维畸形,Cobb角大于40度时可能压迫心肺。青少年快速生长期侧弯每年加重5-10度,需穿戴波士顿支具控制进展。重度侧弯伴呼吸功能障碍需行脊柱融合术,术后需长期核心肌群训练。

后遗症管理需建立多学科协作体系,营养方面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5克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等易吸收蛋白源;维生素D补充应维持血25(OH)D浓度在30-50ng/ml。运动康复推荐水中太极、坐姿功率车等低冲击训练,每周3次不少于30分钟。心理干预需关注患儿社交恐惧与体象障碍,家长应避免过度保护行为。定期进行肺功能、骨密度监测可早期发现继发损害,建议每6个月至专科门诊随访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