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手术后介入治疗是什么意思

肿瘤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23次浏览

关键词: #肝癌 #手术

肝癌手术后介入治疗是通过血管内操作进行的局部精准治疗,主要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经皮乙醇注射术和微波消融术五种方式。

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既能阻断肿瘤血供,又能局部释放高浓度药物。该方法对3-5厘米的残存病灶有效率可达60%,术后需监测肝功能变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

2、射频消融术:

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能摧毁肿瘤组织,适用于位置表浅且直径小于3厘米的病灶。超声或CT引导下将电极针穿刺至靶区,高温可使肿瘤细胞瞬间凝固坏死,周围正常肝组织损伤较小,术后24小时需卧床观察有无出血。

3、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将碘-125等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肿瘤内部,通过持续释放射线杀伤癌细胞。特别适合门静脉癌栓等特殊位置病灶,粒子辐射半径约1.7厘米,需进行剂量规划避免周围器官损伤,术后需进行辐射防护指导。

4、经皮乙醇注射术:

在影像引导下将无水乙醇直接注入肿瘤组织,通过蛋白质变性作用导致细胞坏死。对小于2厘米的病灶效果显著,单次注射坏死范围约2-3厘米,可能需多次治疗,术后需观察血压变化以防乙醇扩散引起不适。

5、微波消融术:

通过电磁波使肿瘤组织内水分子高速运动产生高温,消融范围较射频更均匀。一次消融可覆盖5厘米病灶,对临近大血管的肿瘤更具优势,术中需采用温度监控系统保护重要结构,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转氨酶升高。

肝癌术后介入治疗期间需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不低于1.5g/kg体重,优先选择鱼虾、蛋清等优质蛋白。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后根据肝功能恢复情况逐步增加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增强CT,治疗间隔期可配合中医调理改善体质,但需避免服用增加肝脏代谢负担的保健品。保持作息规律,绝对戒酒,控制每日钠盐摄入在5g以下以预防腹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