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有哪些

传染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20次浏览

关键词: #血热 #出血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早期隔离、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并发症防治和免疫调节治疗。该病由汉坦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倾向和肾功能损害,需根据病程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

1、早期隔离

患者确诊后须立即实施严格隔离措施,避免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隔离病房应配备负压通风系统,医护人员需采取三级防护。隔离期持续至患者退热后至少48小时,或病毒核酸检测转阴。

2、对症支持治疗

发热期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补液量控制在2000-3000毫升。头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禁用阿司匹林以防加重出血。低血压休克期需快速补充晶体液,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3、抗病毒治疗

发病72小时内使用利巴韦林可抑制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干扰素α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缩短发热持续时间,减少蛋白尿等肾脏损害表现。

4、并发症防治

少尿期需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出血倾向明显者可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急性肺水肿患者需给予机械通气支持,心功能不全时使用强心药物改善循环。

5、免疫调节治疗

重症患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过度免疫反应。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能中和循环病毒颗粒,调节细胞因子风暴。恢复期患者血浆含有特异性抗体,对危重病例具有治疗潜力。

患者在恢复期应保持充足休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需提供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等易消化食物,促进肾功能修复。出院后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和血常规,观察是否存在慢性肾脏损害。居住环境需彻底灭鼠消毒,接触野外作业人员应接种疫苗预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