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治疗原则有哪些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原则主要有控制血压、血管内介入治疗、开颅手术夹闭、定期影像学随访、预防并发症等。治疗方案需根据动脉瘤大小、位置、破裂风险及患者整体状况综合评估。
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瘤生长或破裂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需通过限盐饮食、规律运动等方式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可能引起血压波动的行为。
对于未破裂的中小型动脉瘤,可采用弹簧圈栓塞术或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这些微创技术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送入动脉瘤腔,促进血栓形成从而隔绝血流。介入治疗创伤小,但可能存在弹簧圈压缩、动脉瘤复发等风险,术后需长期抗血小板治疗。
针对大型、宽颈或已破裂的动脉瘤,可能需行开颅夹闭术。手术直接暴露动脉瘤后用钛合金夹阻断瘤颈,彻底消除破裂风险。该方式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较大,可能损伤周围脑组织或血管,适用于年轻、一般状况良好的患者。
对于暂未治疗的未破裂动脉瘤,需每6-12个月通过CT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造影监测其形态变化。若发现动脉瘤增大、形态不规则等进展迹象,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随访期间患者应记录头痛、视力变化等神经症状。
针对已治疗的动脉瘤,需预防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可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缓解血管痉挛,必要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处理脑积水。患者术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
颅内动脉瘤患者需保持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促进血管修复。避免吸烟饮酒,控制每日咖啡因摄入。遵医嘱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若出现突发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