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颅骨骨髓炎有什么症状

化脓性颅骨骨髓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头痛、发热等症状。化脓性颅骨骨髓炎是颅骨因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可能由外伤、邻近感染扩散或血行播散引起。
感染部位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有灼热感和明显压痛。炎症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硬结,随着病情进展可形成皮下脓肿,严重时出现波动感。颅骨破坏可能导致局部骨膜掀起,产生剧烈跳痛。需通过颅骨X线或CT检查明确骨质破坏范围。
头痛多局限于病变区域,呈钝痛或搏动性疼痛,夜间加重。颅内压增高时可出现全头痛伴呕吐。头痛可能与颅骨内板受累、硬膜外脓肿形成或脑膜刺激有关。若出现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需警惕颅内并发症。
患者多有38℃以上弛张热,伴寒战、出汗等全身中毒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持续高热可能提示感染扩散或败血症,需进行血培养检查。
病变晚期可穿透头皮形成窦道,排出黄绿色脓液伴坏死骨碎片。分泌物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慢性期可见经久不愈的瘘管,周围皮肤色素沉着。清创时可能探及粗糙的死骨表面。
感染波及硬脑膜或脑组织时可出现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或意识障碍。额叶受累可能出现性格改变,颞叶感染可致言语障碍。这些症状提示脑脓肿或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处理。
化脓性颅骨骨髓炎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头部剧烈活动。饮食需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羹、鱼肉泥等易消化食物。急性期可冷敷减轻肿胀,慢性期可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出现高热不退、意识改变等危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