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流口水怎么办

小孩流口水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结构、使用围兜、训练吞咽功能、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小孩流口水通常由长牙期刺激、口腔溃疡、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咽喉炎症、脑瘫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软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牙龈和舌面,减少唾液滞留。长牙期牙龈肿胀会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及时清理可避免口水疹。若发现口腔黏膜发红或白斑,可能合并鹅口疮,需用制霉菌素甘油局部涂抹。
适当增加苹果条、胡萝卜块等需咀嚼的固体食物,锻炼口腔肌肉协调性。避免长期食用流质或过软食物,2岁以上儿童可尝试少量坚果碎末。唾液分泌旺盛期可饮用菊花茶、芦根水等清热生津饮品。
选择纯棉透气材质的360度旋转围兜,每2小时更换一次防止滋生细菌。对顽固性流涎可配合医用吸水敷料贴于领口处,注意观察颈部皮肤是否出现湿疹样改变。夜间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床头15度角。
通过吹泡泡、吸吸管等游戏增强口唇闭合能力,每日进行3次空吞咽练习。存在构音障碍的儿童需语言治疗师指导,使用冰刺激法强化咽反射。避免持续使用安抚奶嘴超过20分钟。
伴随发热或拒食时需排查疱疹性咽峡炎,医生可能开具利巴韦林颗粒。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眼球震颤需做脑电图,先天性巨结肠会引起唾液反流。严重病例需评估是否使用格隆溴铵口服溶液控制涎漏。
家长应记录流口水频次与诱发因素,避免用力擦拭导致皮肤破损。选择无酒精湿巾清洁后及时涂抹氧化锌软膏,衣物汗渍需用弱碱性洗涤剂单独清洗。若持续超过6个月或伴随发育迟缓,需儿童保健科进行生长发育评估。日常可进行面部按摩促进肌肉协调,从下巴中央向耳前方向轻柔推按,每次5分钟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