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艾滋病后怎么办

关键词: #艾滋病
关键词: #艾滋病
确诊艾滋病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预防、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定期监测等方式控制病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需终身管理。
联合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核心治疗手段,常用方案包含拉米夫定片、多替拉韦钠片、依非韦伦片等三种药物组合。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可维持免疫功能,需每日定时服药并终身坚持。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需配合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需预防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等机会性疾病。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是常用药物,同时要避免生食、接触宠物粪便等感染源。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每日需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搭配西蓝花等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消瘦患者可增加坚果、牛油果等高热量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胃肠,腹泻时选择低渣饮食并补充口服补液盐。
确诊后易出现抑郁焦虑,可参加医院艾滋病专病门诊的心理辅导。通过正念训练缓解压力,加入病友互助小组获得社会支持。家属应避免歧视性言行,共同学习疾病管理知识。
每3-6个月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每年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X线检查。同时监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警惕药物副作用。随身携带就诊卡记录用药史,异地就医时主动告知HIV感染情况。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较为适宜。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黏膜破损,性行为必须使用避孕套。烹饪食物要彻底加热,定期消毒生活用品。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发热、腹泻或体重骤降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