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传播途径是什么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传播方式有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表面、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等。
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呕吐物、粪便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未彻底洗手,病毒可通过手部接触口鼻黏膜导致感染。感染者排便后未洗手触碰门把手、玩具等物品,其他人接触这些物品后再触摸口鼻可能被传染。幼儿园、养老院等集体场所易发生此类传播。
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是重要传播途径,尤其贝类等海产品若生长在受污染水域或加工时接触带毒者粪便,食用未彻底加热的此类食物风险较高。被病毒污染的饮用水、冰块或餐饮从业人员带毒操作均可导致食源性传播。
饮用水源被感染者粪便污染后,未经充分消毒处理可引发群体感染。游泳池、井水等若混入呕吐物或排泄物,接触者可能通过吞咽污染水感染。洪水等灾害后水源污染风险显著增加。
处理感染者呕吐物时产生的气溶胶可经呼吸道吸入感染。密闭空间内呕吐物产生的微小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吸入后病毒可能通过咽部进入消化道。医疗机构、游轮等场所需特别注意防范。
照顾感染者时接触其呕吐物、排泄物或共用生活用品可能传播病毒。家庭成员间通过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交叉感染较常见。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天,幼儿园儿童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后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需加强手卫生,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生食贝类等高风险食物,确保饮用水煮沸;被呕吐物污染的环境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出现呕吐、腹泻症状时应及时隔离,患者症状消失后继续观察48小时再恢复集体生活。学校等机构发生疫情时需做好环境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