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震的耳鸣怎么办

被震的耳鸣可通过远离噪音源、放松心情、佩戴防护设备、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等方式缓解。被震的耳鸣通常由噪音损伤、心理压力、耳部病变、内耳微循环障碍、鼓膜穿孔等原因引起。
立即离开高分贝环境是缓解噪音性耳鸣的首要措施。持续暴露在强烈声波中可能导致耳蜗毛细胞不可逆损伤,表现为持续性耳鸣或听力下降。建议进入安静环境休息,避免二次声波刺激。若工作环境无法避免噪音,应调整岗位或缩短暴露时间。
焦虑情绪会加重耳鸣的主观感受,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部分患者因过度关注耳鸣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心理疏导有助于打破这种循环。必要时可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情绪状态。
接触爆破声、机械噪音时应使用降噪耳塞或防护耳罩,建议选择降噪值达到30分贝以上的专业防护用具。射击运动员、矿工等职业暴露人群需定期检查听力,防护设备出现老化需及时更换。日常使用耳机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
甲钴胺片可营养听神经,改善神经传导功能;银杏叶提取物片有助于增加内耳血流量;盐酸倍他司汀片能调节内耳淋巴液平衡。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突发性耳聋伴耳鸣者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对于爆炸冲击波导致的内耳缺氧性耳鸣,高压氧舱治疗可提高血氧分压,促进毛细胞修复。通常需要10-20次治疗周期,每次90分钟。治疗期间需监测耳压变化,中耳炎急性期患者禁用该疗法。严重听力下降者需联合使用助听设备。
被震后出现耳鸣需避免用力擤鼻、潜水等增加耳压的行为,饮食上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建议每日记录耳鸣频率和强度变化,若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眩晕、听力骤降,应立即到耳鼻喉科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长期噪音暴露者每年应做一次耳科体检,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