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肝包虫囊肿病有什么反应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2次浏览

关键词: #囊肿

肝包虫囊肿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皮肤黄疸等表现。肝包虫囊肿病主要由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肝区胀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腹部包块及过敏反应。若囊肿破裂可能导致发热、寒战或过敏性休克,需及时就医。

1、肝区胀痛

囊肿增大刺激肝包膜时会出现持续性钝痛或胀痛,疼痛多集中于右上腹。部分患者体位改变或按压腹部时疼痛加重,可能与囊肿压迫周围组织有关。若合并细菌感染,疼痛可转为剧烈刺痛。临床常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抗寄生虫药物控制感染,严重者需行肝部分切除术。

2、消化系统症状

囊肿压迫胃肠器官可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饭后饱胀等消化不良表现。巨大囊肿可能阻碍胆汁排泄,引发脂肪泻或粪便颜色变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改善胃肠动力,配合复方甘草酸苷片保护肝功能,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

3、腹部包块

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时可在右肋缘下触及光滑肿块,质地中等且无压痛。包块随呼吸移动是其特征,超声检查可见典型"双壁征"。对于孤立性囊肿可采用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常用硬化剂包括无水乙醇注射液,但需预防囊液外渗引发过敏。

4、过敏反应

囊液渗漏可诱发荨麻疹、皮肤瘙痒甚至喉头水肿等超敏反应,严重时出现血压下降。这与虫体抗原进入血液循环有关,急性期需立即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抗过敏。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外伤,防止囊肿破裂。

5、继发感染

囊肿继发细菌感染时表现为高热、寒战伴肝区叩击痛,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升高。需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和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感染控制后择期行内囊摘除术。牧民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血清学筛查。

肝包虫囊肿病患者应避免接触犬科动物并杜绝生食牛羊脏器,牧区居民需做好饮水过滤。日常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若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剧或皮肤黄染需立即就诊,术后患者应每半年复查肝脏超声监测复发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