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感冒是肺气虚还是脾胃虚

经常感冒可能与肺气虚或脾胃虚有关,具体需结合体质和症状判断。肺气虚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易出汗、怕风;脾胃虚则常见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两者均可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冒概率。
肺气虚多因久病体弱、过度劳累或长期吸烟导致肺功能受损。典型症状包括反复感冒、咳嗽无力、声音低微、动则气喘,部分患者伴有自汗或畏寒。中医治疗常用玉屏风颗粒补益肺气,配合黄芪精口服液增强卫外功能;若兼有痰多可选用参苓白术散。日常需避免冷空气刺激,适度练习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
脾胃虚常由饮食不节、思虑过度或慢性胃肠疾病引起。除易感冒外,多伴随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肢体困重等症状。治疗以健脾和胃为主,可选用香砂六君丸改善运化功能,配合补中益气丸升举阳气;若湿重明显可用参苓健脾胃颗粒。饮食需定时定量,避免生冷油腻,推荐山药小米粥等温和食补。
部分患者存在肺脾两虚的复合证型,表现为既有气短懒言又有食少腹胀。此类情况需肺脾双补,可用人参健脾丸配合生脉饮,或咨询中医师开具复方汤剂。艾灸足三里、肺俞等穴位有助于同步改善两种虚损。
肺气虚感冒多从呼吸道开始,常见咽痒喷嚏;脾胃虚感冒常伴消化道症状,病前多有饮食不当史。舌诊方面肺气虚者舌淡苔白,脾胃虚者舌体胖有齿痕。脉象上前者多细弱后者多濡缓。
维生素D缺乏、睡眠不足、慢性压力等现代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导致反复感冒,需排查是否存在这些干扰项。建议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保持每天7-8小时深度睡眠。
建议持续2个月以上频繁感冒者进行免疫功能检测,可每周3次快走或游泳增强体质,饮食增加菌菇类、深色蔬菜摄入。肺气虚者晨起可含服西洋参片,脾胃虚者饭后宜用陈皮普洱茶。若调理1个月无改善,需到中医内科进行体质辨证,排除过敏性鼻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