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和偏执症的区别

自闭症和偏执症是两种不同的精神心理疾病,主要区别在于核心症状、发病机制及干预方式。自闭症以社交障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偏执症则以妄想、多疑为核心表现。
自闭症患者通常存在社交沟通障碍,表现为眼神接触减少、语言发育迟缓、难以理解他人情绪。偏执症患者的核心症状为系统性妄想,如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常伴有敌意和攻击行为。自闭症的刻板行为包括重复动作或固定仪式,偏执症则无此类表现。
自闭症症状多在3岁前显现,与神经发育异常相关。偏执症多见于青少年或成年期,常由心理创伤、应激事件诱发,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自闭症患者婴幼儿期即可观察到异常,如叫名无反应、缺乏共同注意。
约70%自闭症患者伴有智力障碍,存在感知觉异常如对声音过敏。偏执症患者智力通常正常,但存在逻辑推理偏差,将无关事件赋予个人化解释。自闭症患者多缺乏妄想症状,偏执症患者则保持相对完整的社交能力。
自闭症以行为干预为主,如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学。偏执症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利培酮片、奥氮平片配合心理治疗。自闭症康复需长期坚持,偏执症急性期症状可通过药物较快控制。
自闭症为终身性发育障碍,早期干预可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偏执症经规范治疗部分患者可痊愈,但易受应激因素复发。自闭症患者成年后仍需支持性照护,偏执症缓解期社会功能多可恢复。
建议家长发现儿童存在社交发育迟缓时尽早就诊儿童精神科,成年患者出现妄想症状需及时至精神心理科评估。两类疾病均需避免过度刺激,保持规律作息,自闭症患者可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偏执症患者需建立稳定的治疗联盟。日常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诊调整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