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体肿瘤的分类有哪些

子宫体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常见类型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等。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则是主要的恶性肿瘤。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坠胀感等症状。体积较小的肌瘤可定期观察,增长较快或症状明显者可考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药物治疗可选用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亮丙瑞林注射液等。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良性病变,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主要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间期出血等。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可配合使用地屈孕酮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预防复发。
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典型症状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晚期可能出现下腹痛、消瘦等。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分期辅以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注射液、卡铂注射液、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等。
子宫肉瘤是起源于子宫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较为罕见但恶性程度高。常见症状为异常阴道流血、下腹包块迅速增大等。治疗需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术后多需辅助放疗或化疗。常用药物有异环磷酰胺注射液、表柔比星注射液等。
子宫体肿瘤还包括较少见的腺肌症、转移性肿瘤等。腺肌症是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病变,可导致痛经、月经量多等症状。治疗可选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药物,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有异常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避免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有助于降低子宫体肿瘤的发生风险。确诊后应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