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肾积水是指尿液排出受阻导致肾盂和肾盏扩张的病理状态,主要由尿路梗阻、先天性畸形或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引起。
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梗阻原因,结石卡在输尿管或肾盂时会导致尿液滞留。前列腺增生患者因尿道受压也可能引发肾积水。长期梗阻可能伴随腰部钝痛、排尿困难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或CT确诊。治疗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手术解除梗阻。
儿童肾积水多与输尿管肾盂连接部狭窄等先天发育异常有关。患儿可能出现腹部包块、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肾盂扩张但无明确梗阻点时,需考虑先天性因素。轻度病例可观察随访,重度需行肾盂成形术等矫正手术。
脊髓损伤或糖尿病神经病变会导致膀胱收缩功能障碍,尿液反流至肾脏引起积水。患者常伴有尿潴留、残余尿量增加等表现。间歇导尿配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可改善排尿功能,必要时需膀胱造瘘引流。
盆腔肿瘤如宫颈癌、直肠癌等压迫输尿管时,可能造成单侧或双侧肾积水。患者除原发肿瘤症状外,可能出现无痛性血尿。需通过肿瘤切除或输尿管支架置入解除压迫,配合顺铂注射液等化疗药物控制病情。
增大的子宫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生理性肾积水,多见于妊娠中晚期。通常表现为右侧腰部胀痛,分娩后多自行缓解。孕妇应多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压迫,若合并感染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B类抗生素治疗。
肾积水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憋尿及高盐饮食。定期复查肾功能和泌尿系超声,出现发热、血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长期积水可能损害肾功能,早期解除病因是预防不可逆损伤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