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跳慢是怎么回事

小孩心跳慢可能由遗传因素、迷走神经兴奋、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方式诊断。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部分儿童可能存在家族性窦性心动过缓,与遗传基因相关。通常表现为安静状态下心率低于同龄标准值,但无头晕、乏力等症状。家长需定期监测孩子心率,若无不适可暂不干预,避免剧烈运动诱发不适。
儿童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可能导致生理性心率减慢,常见于睡眠或深度休息时。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出汗等表现。建议家长记录孩子日常活动与心率变化,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必要时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估。
病毒感染引发的心肌损伤会导致传导系统异常,表现为心率下降伴胸闷、气促。可能与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感染有关。需遵医嘱使用辅酶Q10片、维生素C注射液、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等营养心肌药物,同时限制体力活动。
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结构异常可直接导致心率减缓,可能伴有口唇发绀、发育迟缓。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家长应关注孩子活动耐力,避免呼吸道感染加重心脏负担。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引发心率减慢、畏寒、便秘等症状。与桥本甲状腺炎或碘缺乏有关。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反应。
日常需保证孩子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含钾、镁的香蕉、菠菜等食物。避免摄入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定期监测静息心率并记录变化,若出现晕厥、持续乏力需立即就医。运动前建议进行心肺功能评估,选择散步、游泳等低强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