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脱毛都有哪几种

激光脱毛主要有半导体激光脱毛、长脉冲激光脱毛、翠绿宝石激光脱毛、红宝石激光脱毛、强脉冲光脱毛五种方式。
半导体激光脱毛采用波长在800-810纳米的激光,能够精准作用于毛囊黑色素。该技术适合肤色较浅、毛发较粗的人群,脱毛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灼热感,术后需避免阳光直射。半导体激光对深色毛发效果显著,通常需要4-6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长脉冲激光脱毛通过调节脉宽实现选择性光热作用,适合处理不同粗细的毛发。这种激光系统配备冷却装置,能减轻治疗时的不适感,尤其适合面部等敏感部位。长脉冲激光对金黄色毛发效果有限,治疗间隔建议6-8周。
翠绿宝石激光发射755纳米波长的光束,被毛囊黑色素高度吸收。该技术对细软毛发有较好清除效果,但治疗时可能产生短暂刺痛感。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需加强皮肤保湿护理。治疗周期通常为5-8次。
红宝石激光产生694纳米的红色激光,是最早应用于脱毛的激光类型。该激光对黑色毛发吸收率最高,但可能引起色素沉着风险。治疗时需严格控制能量参数,术后需严格防晒。现已逐渐被新型激光替代。
强脉冲光脱毛采用宽光谱脉冲光技术,通过滤光片选择适合脱毛的波段。这种方法适合大面积脱毛,但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者调整参数。治疗过程中可能有橡皮筋弹击感,术后需使用医用冷敷贴镇静皮肤。
进行激光脱毛前应进行专业皮肤检测,确认无光敏性疾病或近期暴晒史。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术后24小时内不宜蒸桑拿或剧烈运动。不同部位毛发再生周期差异较大,需按医生建议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日常应注意保持治疗部位清洁,出现异常红肿或水泡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