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机化性肺炎和肺癌

机化性肺炎和肺癌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检查等方式区分。机化性肺炎多由感染、药物反应或自身免疫疾病引发,表现为咳嗽、发热和肺部阴影;肺癌则与吸烟、遗传等因素相关,常见症状包括咯血、体重下降及持续性胸痛。确诊需结合支气管镜、穿刺活检等检查。
机化性肺炎患者通常有急性或亚急性病程,伴随发热、咳黄痰等感染征象,部分与近期呼吸道感染史相关。肺癌患者症状进展较缓慢,可能出现声音嘶哑、骨痛等转移表现,吸烟者需高度警惕。
机化性肺炎在CT上多表现为斑片状磨玻璃影或实变影,边界模糊,常见"反晕征"。肺癌典型影像为分叶状肿块,可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机化性肺炎病理可见肺泡腔内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肉芽组织,保持肺支架结构。肺癌则显示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等恶性特征,腺癌可形成腺泡结构,鳞癌有角化珠形成。
机化性肺炎可能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痰培养可检出病原体。肺癌肿瘤标志物如CEA、CYFRA21-1可能升高,基因检测可发现EGFR等驱动突变。
机化性肺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病灶多在2-4周吸收。肺癌需手术、放疗或靶向治疗,单纯抗炎治疗无效,病灶持续进展。
建议出现呼吸道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尽早就医,完善胸部CT等检查。日常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注意空气质量,长期咳嗽或咯血者须定期随访。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不可仅凭症状或影像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