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有哪些并发症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可能引发肠梗阻、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肛周病变、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两者均属于炎症性肠病,但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存在差异。
肠道长期炎症导致肠壁增厚或瘢痕形成,可能引起肠腔狭窄。克罗恩病更易发生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轻度狭窄可通过低纤维饮食缓解,严重时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患者应避免进食粗纤维食物,如芹菜、竹笋。
深部溃疡穿透肠壁全层导致穿孔,多见于结肠炎急性发作期。突发剧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需紧急手术修补。穿孔后可能继发腹膜炎,需联合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日常需监测体温和腹痛变化。
溃疡性结肠炎特有并发症,结肠失去收缩功能并扩张。表现为高热、心动过速、血便,腹部X线显示结肠直径超过6厘米。需禁食并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48小时无改善需结肠切除术。发病期间禁止使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
克罗恩病常见肛瘘、肛周脓肿,与透壁性炎症有关。表现为肛周疼痛、渗液,可局部使用康复新液湿敷。复杂肛瘘需挂线治疗或生物制剂如注射用阿达木单抗控制炎症。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久坐。
慢性腹泻和吸收障碍导致贫血、低蛋白血症。需定期检测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重度贫血可口服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饮食采用高蛋白低渣配方,如蒸蛋羹、鳕鱼泥。必要时补充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
炎症性肠病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肠镜,监测并发症进展。日常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乳制品,腹痛加重时及时就医。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保持BMI在18.5-23.9之间。心理压力可能诱发疾病活动,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