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泡性结膜炎怎么办

宝宝得了泡性结膜炎可通过保持眼部清洁、冷敷缓解症状、遵医嘱使用滴眼液、避免揉搓眼睛、减少过敏原接触等方式治疗。泡性结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异物刺激、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清洁液轻柔擦拭宝宝眼部分泌物,每日重复进行2-3次。注意棉签或纱布需单次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清洁后及时洗手,防止病原体传播。若分泌物呈黄绿色或伴随眼睑肿胀,可能提示细菌感染加重。
将干净毛巾浸冷水后拧干,敷于宝宝闭合的眼睑上5-10分钟,每日3-4次。冷敷可减轻结膜充血和瘙痒感,但需避免温度过低或压迫眼球。冷敷前后需彻底清洗双手,毛巾需专用并每日煮沸消毒。若宝宝出现寒战或不适需立即停止。
细菌性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过敏性结膜炎可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滴眼时需清洁双手,轻拉下眼睑形成囊袋后滴入1滴,避免瓶口接触眼部。不同病因需对应药物,混合感染需联合用药,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为宝宝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护手套,防止揉眼导致角膜损伤或继发感染。可通过玩具转移注意力,过敏患儿需同时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缓解瘙痒。夜间睡眠时可使用医用胶带轻固定肘关节,但需确保血液循环通畅。
定期清洗床单被罩并使用防螨材质,室内湿度保持在50%以下。花粉季节关闭窗户,外出佩戴防护眼镜。停止接触新引入的洗涤剂、毛绒玩具等潜在致敏物。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需忌食海鲜、坚果等高风险过敏食物。
泡性结膜炎患儿应穿着纯棉衣物避免摩擦刺激,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泥、南瓜粥等促进黏膜修复。患病期间避免公共泳池活动,痊愈后仍需观察1周有无复发。若出现畏光、流泪加剧或角膜浑浊,需立即复查排除角膜炎等并发症。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规范洗手,患儿毛巾等物品应单独清洗并阳光暴晒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