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中医学叫什么病

关键词: #糖尿病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在中医学称为消渴病,主要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消渴病的病因可能与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
上消以肺燥为主,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口干舌燥等症状。肺燥可能与外感热邪、长期吸烟等因素有关。治疗上消可采用清热润肺的方法,常用药物包括消渴丸、玉泉丸、麦味地黄丸等。饮食上建议多吃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消以胃热为主,主要表现为多食易饥、形体消瘦等症状。胃热可能与长期过食肥甘厚味、酗酒等因素有关。治疗中消可采用清胃泻火的方法,常用药物包括黄连上清丸、葛根芩连片、白虎汤等。饮食上建议多吃苦瓜、黄瓜、芹菜等清热食物,控制主食摄入量。
下消以肾虚为主,主要表现为尿频量多、腰膝酸软等症状。肾虚可能与房劳过度、久病伤肾等因素有关。治疗下消可采用滋阴补肾的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饮食上建议多吃黑豆、黑芝麻、枸杞等补肾食物,避免过度劳累。
气阴两虚是消渴病的常见证型,主要表现为乏力、口干、多尿等症状。可能与久病不愈、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治疗可采用益气养阴的方法,常用药物包括生脉饮、参芪降糖颗粒、黄芪颗粒等。饮食上建议多吃山药、莲子、红枣等补气养阴食物。
阴阳两虚多见于消渴病晚期,表现为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症状。可能与久病及肾、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治疗可采用温阳滋阴的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右归丸、桂附地黄丸、龟鹿二仙胶等。饮食上建议适量食用羊肉、核桃、韭菜等温补食物。
消渴病患者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上应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荞麦、绿叶蔬菜等。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