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肛门脓肿怎么引起的

婴儿肛门脓肿通常由肛周感染引起,可能与肛窦堵塞、粪便刺激、免疫力低下、皮肤损伤、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肛门脓肿主要表现为肛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形成脓液。
婴儿肛窦发育不完全,容易因粪便残留或分泌物积聚导致堵塞。堵塞后局部细菌繁殖可引发感染,形成脓肿。家长需注意婴儿肛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轻柔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湿巾。若发现肛周红肿,可用无菌纱布蘸生理盐水湿敷,并及时就医。
婴儿腹泻或便秘时,粪便反复刺激肛周皮肤可能导致微小裂痕。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通过破损处侵入,引起肛周腺体感染。家长应保持婴儿饮食规律,母乳喂养者母亲需避免辛辣食物,配方奶喂养者可咨询医生调整奶粉比例。出现肛周糜烂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早产儿或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婴儿,抵抗力较弱易发生肛周感染。这类患儿可能同时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鹅口疮等症状。家长需加强护理,避免交叉感染,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
尿布摩擦、过度擦拭或护理不当可能造成肛周皮肤损伤。损伤后屏障功能破坏,细菌易侵入皮下组织形成脓肿。建议选择柔软透气的尿布,更换时动作轻柔,出现皮肤破损可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可能与全身感染灶相关。患儿除肛周脓肿外,可能伴随发热、拒食等症状。需就医进行脓液培养,根据结果选择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切开引流。
日常护理需保持婴儿肛周清洁干燥,排便后及时更换尿布,清洗时水温不宜过高。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婴儿免疫力,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发现肛周红肿硬结时避免挤压,可先冷敷缓解疼痛,并尽快至小儿外科就诊。治疗期间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脓肿消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