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跌扑损伤等病症。
赤芍性微寒,归肝经,能清血分实热,对温热病热入营血导致的皮肤斑疹、高热烦躁有缓解作用。常与生地黄、牡丹皮配伍治疗血热妄行引起的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赤芍还可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常与菊花、夏枯草同用。
赤芍擅长活血散瘀,能改善气血瘀滞引起的多种疼痛。对于女性血瘀经闭、痛经,可与当归、川芎配伍使用;治疗跌打损伤导致的局部淤血肿痛,常与乳香、没药配合应用。现代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芍药苷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赤芍对肝胆系统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胆汁分泌。临床用于肝胆湿热导致的黄疸、胁肋胀痛,常配伍茵陈、栀子等药物。其提取物可降低转氨酶水平,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赤芍所含的鞣质、酚类成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外用时可用于皮肤疮疡肿毒,内服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等感染性疾病。
赤芍能双向调节免疫功能,既可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又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中具有一定价值。
使用赤芍时需注意,血虚无瘀、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忌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与藜芦同用。日常可取6-12克煎汤内服,或适量研末外敷。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保持规律作息以增强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