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发烧、咳嗽、全身无力怎么办

喉咙痛、发烧、咳嗽、全身无力可通过多喝水、服用退热药物、使用止咳药物、保持休息、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这些症状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多喝水有助于缓解喉咙干燥和疼痛,促进体内代谢废物排出。温水或蜂蜜水可以舒缓咽喉不适,减少咳嗽频率。避免饮用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以免刺激咽喉黏膜。若伴有发烧,适当补充水分还能预防脱水。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发烧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热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中枢调定点。使用前需排除药物过敏史,避免与其他解热镇痛药联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时应及时就医。儿童需使用儿童专用剂型如布洛芬混悬液。
干咳可选用右美沙芬糖浆抑制咳嗽中枢,痰多者可用氨溴索口服液稀释痰液。中成药如蜜炼川贝枇杷膏含服也能缓解咽喉刺激。避免在无痰情况下使用强力镇咳药,防止痰液滞留。咳嗽伴喘鸣或血丝痰需警惕下呼吸道感染。药物使用不宜超过1周。
充分休息有助于免疫系统集中对抗感染,每日睡眠时间应保证7-9小时。卧床时抬高床头可减轻鼻咽充血,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能缓解气道干燥。避免过度用嗓或接触冷空气等刺激因素。体力恢复期间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可做轻度伸展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意识模糊需及时就诊。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区分病毒或细菌感染,必要时拍摄胸片排除肺炎。链球菌性咽炎需规范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慢性病患者更应早期医疗干预。
日常需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橙子、猕猴桃。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刺激咽喉。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鱼肉、豆制品,帮助修复受损组织。注意监测体温变化,症状反复时需复查血象。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