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膜溃疡是什么意思

眼角膜溃疡是指角膜组织因感染、外伤等原因导致的局部缺损或坏死性病变,属于眼科急症。角膜溃疡可能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需通过裂隙灯检查确诊。
细菌性角膜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致病菌引起,常表现为角膜灰白色浸润灶伴脓性分泌物。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菌药物,严重者需角膜刮片培养指导用药。患者需避免揉眼,保持眼部清洁。
真菌性角膜炎常见于植物性外伤后,角膜病灶呈羽毛状边缘伴卫星灶。确诊需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治疗选用那他霉素滴眼液、伏立康唑眼用凝胶等抗真菌药物,疗程较长。农业工作者需佩戴防护眼镜预防。
病毒性角膜炎多由单纯疱疹病毒复发感染导致,特征为树枝状或地图状角膜溃疡。需长期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阿昔洛韦滴眼液抗病毒治疗,合并虹膜睫状体炎时需联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紫外线照射可能诱发复发。
角膜异物取出不当、隐形眼镜佩戴不规范等可导致角膜上皮损伤继发感染。治疗需去除诱因,联合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避免使用污染的眼药水。建筑工人等高风险职业应加强防护。
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病可能引发周边性角膜溃疡,表现为角膜边缘新月形缺损。需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局部使用环孢素滴眼液控制炎症。定期监测角膜变薄程度防止穿孔。
角膜溃疡患者应避免游泳、化妆等可能污染眼部的活动,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需补充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如胡萝卜、深海鱼等促进角膜修复。出现眼红、眼痛加重或视力骤降时须立即复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角膜穿孔、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痊愈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