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症状严重吗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症状通常较严重,需及时干预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新生儿胆汁排泄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黄疸、陶土色粪便、肝脾肿大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
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在出生后1-2周内即可出现持续性黄疸,皮肤和巩膜黄染逐渐加重,尿液颜色深黄,粪便呈灰白色或陶土色。随着病情进展,患儿可能出现肿大,腹部膨隆,皮肤瘙痒,生长发育迟缓。胆汁淤积可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引发佝偻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部分患儿在3个月后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状,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极少数轻型患儿症状表现可能相对轻微,黄疸程度较轻,粪便颜色变化不明显,肝脾肿大进展缓慢。这类患儿可能被误诊为生理性黄疸或母乳性黄疸,延误治疗时机。即使症状较轻,胆道闭锁仍会持续损害肝功能,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肝损伤。
先天性胆道闭锁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首选肝门空肠吻合术。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肝功能,补充脂溶性维生素。若已发生肝硬化,可能需考虑肝移植。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黄疸、粪便颜色变化,定期进行儿科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日常护理中应注意营养支持,避免感染,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