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炎做哪些检查确诊

儿童脑炎确诊通常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血液检查以及病原学检查等。脑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检查。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脑炎的重要方法,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分析其中的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糖和氯化物水平等指标。病毒性脑炎通常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质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细菌性脑炎则常见中性粒细胞增多,蛋白质显著升高,糖含量降低。脑脊液检查还可以进行病原体培养或核酸检测,帮助明确感染类型。
头颅CT或MRI检查可以观察脑组织的结构变化,评估脑炎对脑实质的影响。病毒性脑炎可能表现为脑组织水肿或局部低密度影,严重时可出现脑室受压或脑疝。MRI对早期脑炎病变的敏感性高于CT,能够发现更细微的脑组织损伤。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如脑肿瘤或脑血管意外。
脑电图通过记录脑电活动,评估脑功能状态。脑炎患儿常出现弥漫性或局灶性慢波活动,严重时可检测到癫痫样放电。脑电图异常程度与疾病严重性相关,连续监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对于出现抽搐症状的患儿,脑电图检查尤为重要,可帮助判断癫痫发作类型和指导抗癫痫药物选择。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提示感染或免疫反应。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有助于判断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血清学检查可检测特定病毒抗体,如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血液检查还能评估肝功能和电解质平衡,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脑脊液或血液中的病毒核酸,可快速明确病原体类型,如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确定细菌性脑炎的致病菌和敏感抗生素。对于疑似自身免疫性脑炎,可检测抗NMDAR抗体等特异性自身抗体。病原学检查结果对指导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和神经系统症状,如出现嗜睡、呕吐、抽搐等情况应立即就医。确诊脑炎后应保证患儿充分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遵医嘱使用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疗。恢复期可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注意预防接种,减少感染性脑炎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