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积液是什么病

子宫内膜积液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内液体积聚形成的病理状态,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内分泌失调或肿瘤等因素引起。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经血逆流,使血液和液体在子宫内膜层积聚。患者常表现为痛经、性交疼痛、月经量增多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醋酸甲羟孕酮片、地诺孕素片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手术清除异位病灶。
子宫内膜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炎症渗出物在宫腔内积聚形成积液。患者可能出现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发热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同时配合热敷缓解症状。
宫腔粘连多由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操作损伤子宫内膜导致,粘连阻碍经血排出形成积液。患者常见症状为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术后使用雌二醇片促进内膜修复。
雌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增生和脱落,导致液体潴留。患者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戊酸雌二醇片等激素类药物调节内分泌。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癌等肿瘤可能阻塞宫腔,导致积液积聚。患者可能出现异常子宫出血、下腹包块等症状。确诊后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宫腔镜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积液患者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经期性生活,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持续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超声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