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儿童肠套叠症状有哪些

3岁儿童肠套叠症状主要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包块、果酱样便、精神萎靡等。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肠套叠患儿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哭闹,每次持续数分钟,间隔10-20分钟重复出现。哭闹时患儿面色苍白、双腿屈曲,可能与肠管痉挛引起的剧烈腹痛有关。家长需注意观察哭闹规律,及时记录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
多数患儿在发病后6-12小时出现呕吐,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含有胆汁或粪渣样物。呕吐频率会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增加,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家长需保持患儿侧卧位防止误吸,并记录呕吐物性状和次数。
约60%患儿可在右上腹触及腊肠样包块,质地稍硬,表面光滑,按压时患儿哭闹加剧。包块位置多位于脐周或右上腹,在腹痛间歇期较易触及。家长发现异常包块时应避免反复按压,立即就医检查。
发病8-12小时后可能出现血便,典型表现为暗红色果酱样大便,由肠壁缺血坏死出血与黏液混合形成。早期可能仅在大便表面带血丝,后期出血量增加。家长需保留异常大便样本供医生查看。
随着病情发展,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嗜睡、反应迟钝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出现发热、休克表现。这些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肠坏死或穿孔,家长需立即送医。发病初期患儿在腹痛间歇期可能表现正常,容易延误诊治。
肠套叠是儿科急症,发病后24小时内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较高。家长发现可疑症状应禁食禁水,避免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日常需观察儿童排便习惯,避免突然改变饮食,注意腹部保暖,流感季节加强防护以防肠道病毒感染诱发肠套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