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婴儿肺炎怎么办

一个月婴儿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喂养方式、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住院治疗等方式处理。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呛奶、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新生儿鼻腔狭窄易被分泌物阻塞,可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鼻痂,再用吸鼻器轻柔清理。若出现喉间痰鸣或呼吸急促,可将婴儿竖抱拍背帮助排痰,拍背时五指并拢呈空心掌,由下向上轻叩背部。避免包裹过厚衣物影响呼吸,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有助于稀释痰液。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原则,单次奶量减少1/3,间隔时间缩短至1.5-2小时。母乳喂养时注意含接姿势避免呛奶,人工喂养选择小流量奶嘴。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头颈部给予支撑保持45度倾斜体位。出现拒奶或呛咳时立即暂停喂养,必要时改用鼻饲管喂养。
体温超过38℃时解开包被散热,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忌用酒精擦浴。每15分钟复测体温,降温幅度不超过0.5℃/小时。发热期间增加母乳喂养频次预防脱水,若四肢冰凉需先搓热四肢再降温。持续高热或体温不升需警惕重症肺炎。
细菌性肺炎可能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痰液黏稠时口服氨溴索口服溶液,喘息明显可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所有药物必须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出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点头样呼吸、血氧饱和度低于90%等表现时需住院。重症病例可能需要氧疗、静脉输液、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合并脓胸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住院期间严格执行手卫生,限制探视人员预防交叉感染。
家长需每日记录婴儿呼吸频率、体温、奶量及大小便情况,注意观察有无鼻翼煽动、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接触婴儿前规范洗手,患感冒的家庭成员需佩戴口罩。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抚触按摩促进肺循环,疫苗接种需暂缓至痊愈后两周。若出现嗜睡、拒奶、肤色发灰等危重症状应立即急诊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