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哪些

肿瘤标志物检查主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这些检查项目可用于辅助筛查、监测肿瘤进展或评估治疗效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一、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标志物,其水平升高常见于肝细胞癌、畸胎瘤等疾病。该指标也可用于妊娠期胎儿发育监测,异常增高可能与神经管缺陷有关。检测时需注意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轻度升高。
二、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属于广谱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可见升高。该指标对肿瘤复发监测具有较高价值,但吸烟、炎症性肠病等非肿瘤情况也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动态观察其变化趋势比单次检测更有临床意义。
三、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25主要应用于卵巢癌的筛查和疗效评估,其水平与肿瘤负荷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引起指标升高,需结合超声检查进行鉴别。该标志物对浆液性卵巢癌的敏感性较高。
四、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99是胰腺癌和胆管癌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消化道肿瘤中特异性较好。急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等良性疾病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该标志物与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可提高胰腺癌诊断准确性。
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用于前列腺癌筛查,包括总PSA和游离PSA两种形式。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良性疾病也会引起数值上升,需通过游离/总PSA比值提高鉴别效能。50岁以上男性建议定期进行该项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女性需避开月经期。部分项目需空腹采血,具体以检测机构要求为准。所有异常结果都需由专业医生结合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综合评估,不建议自行解读报告。定期体检时可根据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选择针对性筛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