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住院没吃上初乳怎么办

新生儿未及时摄入初乳可通过母乳喂养、配方奶替代、营养补充、皮肤接触、专业指导等方式弥补。初乳缺失可能与母婴分离、哺乳困难、母亲健康等因素有关。
母亲应尽快开始挤奶或亲喂,初乳含有免疫球蛋白和生长因子,有助于新生儿建立肠道屏障。使用医用级吸奶器每2-3小时刺激泌乳,冷藏的初乳可保存72小时。母婴同室时采用摇篮式或侧卧式哺乳,确保正确含接乳头与乳晕。
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粉,避免普通奶粉致敏风险。使用带刻度的小量杯或专用喂奶器缓慢喂养,每次10-15毫升。注意观察腹胀、湿疹等过敏反应,必要时更换为氨基酸配方。
遵医嘱添加维生素K1注射液预防出血症,早产儿需补充铁剂和维生素D。通过新生儿营养风险评估量表监测体重增长,肠内营养不足时可短期采用静脉营养支持。记录每日摄入量和排泄情况。
每天进行1-2小时袋鼠式护理,通过母婴皮肤接触促进催产素分泌。父亲也可参与裸胸怀抱,稳定新生儿体温和心率。接触时观察觅食反射,及时尝试哺乳。
由产科护士指导手挤初乳技巧,学习识别饥饿信号。母乳喂养门诊可提供乳旁加奶系统使用培训,必要时转诊至哺乳顾问。定期随访生长发育曲线,评估神经行为发育。
出院后继续坚持母乳喂养至6月龄,母亲需保持每日500大卡额外热量摄入。注意奶瓶喂养时采用慢流量奶嘴,喂后竖抱拍嗝20分钟。定期监测黄疸指数和体重变化,出现拒奶、嗜睡等情况需立即返院。保持喂养环境安静,避免过度刺激影响进食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