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肚子胀怎么办

小儿发烧肚子胀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小儿发烧肚子胀通常由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道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肠梗阻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有助于降低体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可以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内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建议及时就医。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少量多餐,减轻腹胀感。可以适当食用苹果泥、胡萝卜泥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改善消化功能。
发烧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需要及时补充温水或淡盐水。可以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呕吐。观察排尿情况,若尿量减少或颜色加深,提示可能存在脱水,需加强补液。
若明确为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针对发烧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腹胀明显时可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给药。
若发烧持续超过3天、腹胀加重或出现呕吐、腹泻、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对于疑似肠梗阻等急腹症,需立即就诊处理,避免延误病情。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及腹部症状。保持室内环境舒适,定期开窗通风。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预防胃肠功能紊乱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