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荨麻疹的原因和治疗

婴儿荨麻疹可能由遗传因素、食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或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过敏原、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冷敷或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
部分婴儿因家族遗传易感性更易出现荨麻疹。这类患儿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接触花粉、尘螨等常见过敏原时可能诱发风团样皮疹。日常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若反复发作,家长需记录过敏史并咨询医生进行特异性IgE检测。
牛奶、鸡蛋、海鲜等食物是常见诱因,多发生在添加辅食后。表现为进食后数分钟至两小时内出现红色风团,可能伴随呕吐或腹泻。家长需暂停可疑食物,必要时做食物激发试验。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地奈德乳膏外用。
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感冒、中耳炎等可能引发荨麻疹,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有关。除典型风团外,可能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需针对原发感染治疗,如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同时配合氯雷他定糖浆缓解瘙痒。
冷热变化、摩擦或日光照射等物理因素可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表现为受压部位或暴露区域的局限性风团,通常24小时内自行消退。建议穿着纯棉衣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急性期可用冷毛巾湿敷患处。
青霉素类抗生素、疫苗等可能引起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皮疹多在用药后迅速出现,严重时伴有面部肿胀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或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家长需每日检查婴儿皮肤状况,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婴儿专用护肤品,避免穿着化纤材质衣物。哺乳期母亲应忌口已知过敏食物,辅食添加遵循单一渐进原则。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防螨罩。若皮疹持续超过6周、反复发作或伴随高热、呼吸困难,须立即就医排查慢性荨麻疹或全身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