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临床症状及体征

恶性肿瘤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包括局部肿块、异常出血、持续性疼痛、体重下降和功能障碍等。恶性肿瘤可能由基因突变、环境致癌物、慢性炎症、病毒感染及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病灶部位特异性症状和全身消耗性体征。
体表或深部组织出现进行性增大的无痛性包块是常见早期表现,如乳腺癌的乳腺硬结、甲状腺癌的颈部结节。肿块质地坚硬、边界不清且活动度差,可能伴随皮肤橘皮样改变或溃疡形成。需通过超声、CT或病理活检明确性质,确诊后可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
非外伤性出血常见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呕血)、妇科肿瘤(如宫颈癌接触性出血)或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血尿)。出血可能呈现间歇性、进行性加重,需进行胃肠镜、阴道镜或膀胱镜检查。止血治疗可选用氨甲环酸注射液、云南白药胶囊等,但需针对原发病灶治疗。
肿瘤侵犯神经或骨转移可导致顽固性疼痛,如肝癌的右上腹钝痛、胰腺癌的腰背部束带样痛。疼痛特点为夜间加重且常规止痛药无效,需采用三阶梯镇痛方案,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盐酸曲马多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同时需放疗或神经阻滞术缓解压迫。
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10%需警惕恶病质,常见于胃癌、胰腺癌等。肿瘤消耗、营养吸收障碍及代谢紊乱是主因,表现为进行性消瘦、肌肉萎缩。营养支持可选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必要时需静脉高营养治疗。
肿瘤压迫或转移可导致器官功能受损,如肺癌致呼吸困难、脑瘤引发癫痫发作、脊髓转移造成截瘫。需根据病灶位置选择支气管支架置入、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缓释片)或椎体成形术。晚期患者需多学科协作维持生命质量。
恶性肿瘤患者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根据体力状况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出现新发症状需及时就诊。心理疏导和疼痛管理对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家属应协助记录症状变化并配合医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