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哪种皮肤损害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的血管炎性皮肤病,其皮肤损害属于出血性皮疹。过敏性紫癜的皮肤损害主要有紫癜样皮疹、瘀斑、荨麻疹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坏死性皮疹等类型。该病可能与感染、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尿等症状。
紫癜样皮疹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皮肤损害,表现为针尖至黄豆大小的鲜红色或紫红色瘀点,压之不褪色,多对称分布于双下肢伸侧及臀部。皮疹可分批出现,部分可融合成片,严重者可蔓延至躯干及上肢。紫癜样皮疹通常与IgA介导的血管炎有关,可能伴随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维生素C片、芦丁片等药物。
瘀斑是过敏性紫癜较严重的皮肤损害,表现为大片暗紫色或青紫色皮下出血斑,直径多超过5毫米,常见于四肢受压部位。瘀斑提示血管炎症较重,可能伴随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这类患者需警惕内脏出血风险,建议及时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
部分过敏性紫癜患者可出现荨麻疹样皮疹,表现为皮肤突发红色风团伴明显瘙痒,但风团消退后仍会遗留紫癜样改变。这种皮疹多与Ⅰ型超敏反应叠加有关,常见于食物或药物过敏诱发的病例。患者需避免搔抓皮肤,可遵医嘱联合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
血管神经性水肿是过敏性紫癜的特殊皮肤损害,表现为皮肤或黏膜突发局限性肿胀,好发于眼睑、口唇、手足等部位。肿胀处皮肤紧张发亮但无充血,伴有麻木感,通常持续1-3天自行消退。这种损害提示血管通透性显著增高,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需紧急就医处理。治疗时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坏死性皮疹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皮肤损害,表现为紫癜中央出现黑色坏死痂皮,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下肢远端及踝关节周围。这种皮疹提示小血管血栓形成及局部缺血坏死,可能伴随剧烈疼痛。患者需警惕继发感染,创面需专业清创处理。治疗需住院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联合抗凝药物。
过敏性紫癜患者日常应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轻水肿,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低盐低脂食物,避免海鲜、坚果等常见致敏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医嘱。若出现新发皮疹增多、腹痛加重或血尿等情况,应立即复诊。